找到相关内容14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印度后期密教管窥

    修行活動根本不涉及性,所以后期密教在學者中又曰“左道密教”。印度后期密教的最大特征就是追求性力開發,行者完全拋棄了大乘戒律,甚至提倡反道德的行為,認為解脫之道就必須開發性力。在印度后期密教中還有一特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41857542.html
  • 佛陀的啟示(二)

    —澄基註)就是對於(一)身體的活動,(二)情緒的感受,(三)心智的活動,(四)觀念、思想、見解等法,精勤注意觀照,憶念不懈。   將注意集中於呼吸(數息法),是一種很有名的方法,可以從鍛鍊身體而達到...的活動,行者必須自覺他的念頭是否淫佚?是否瞋恚?是否迷惑?是否散亂?還是繫著一處。就照這樣子,行者對於本身每一舉心動念,如何生起?如何消失?俱應了了分明。   至於意念、思想、觀念等,行者必須了解它的...

    顧法嚴居士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004739045.html
  • 佛教在蒙古

    古究竟有沒有佛教的活動,是一件極有趣味的問題,一般都 以為在蒙古人退回大漠之後,他們與外界隔絕,佛教、基督 教及回教,都因此沒能夠在蒙古人中繼續活動,而漸漸的消 ...的政權,也為柏木 古魯宗所代替。但不論在土番的宗教活動如何,於元順帝北 徙之後,這些宗派都不能像以前那樣,大量派人到蒙古傳法 。這樣在蒙古的活動自然要冷卻下來...

    札奇斯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50843684.html
  • 近現代中國佛教與扶乩[1]

    問桑蠶的習俗。科舉時代則轉變為文人試前猜考題、對詩文、問功名等解惑或游藝的宗教活動[9]。扶乩(鸞)原為民間個人或少數群體的宗教活動。至少在明末,非道教而具有組織性的乩壇,就已逐漸的興起。所謂的乩壇又可...的齋教與鸞堂》,南天,1996。  8.梁啟超,《清代學術概論》台北,商務,(1920)1994,台二版,頁166。  9.非精英份子與文學性的扶乩傳統,基本上可說是共時進行的。對於扶乩活動的認識與...

    范純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14443478.html
  • 宗教雕塑和繪畫的功用

    。同時,由於崇拜者認為宗教藝術造像體現了他們的修習功德,因而他們可能通過宗教藝術造像下入善業功德之中,善業功德思想活動的結果,就是在佛徒的心中生出對佛法的極大熱誠。 宗教藝術品是信徒崇拜的象徵物,...觀念中也起了很大變化。 就宗教繪畫來說,除了與神佛像的主體身像直接相關的細節外,藝術家還要考慮主體以外的整個裝飾背景。這包括風景,畫面活動的生物以及一些裝飾物品,諸如太陽、月亮、星辰一類的天體以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53243708.html
  • 日產寺院之變遷

    中日事變之結束,日本之無條件降伏,臺灣歸還祖國懷抱,結果日僧寺院之活動停止了。政府一面遣送日人還國去,一面接收島內各部門,當時僧寺院及其所屬土地房屋等,在市區最初編入教育局,其他編入日產管理處,...全部日產寺院,可能由政府當局批准發還臺灣佛教會接管。 將來臺灣佛教之活動,需要應用建在都市,極其利便之日產寺院,一面建在山間僻地之山林寺廟,難免消極主義,不合時勢,而對於社會指導已而無力了...

    曾景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2845067.html
  • 佛教量論重要梵文名相彙編

    某些先前知,以推導出有關推論對象之具有某性質的心識活動。廣義地指稱,任何運用概念思維而以共相為境的致知活動。  anumeya (inferable object), 比量境;推論對象;所比:比量推論...2)證成所知對象或事理的確是如此這般的根據;(3)致知活動。  pramanabhuta (personification of the means of knowing), 成量;成量者:佛教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04238687.html
  • 僧之喪禮淺談

    鎖龕後,進行住持舉哀、奠茶湯的活動。如住持留有遺言,侍者便會在此時將遺書捧呈主喪人及首座大眾,先將遺書在香爐上熏過,再叫維那當眾宣讀。然後主喪人宣布:「堂頭和尚歸寂,理合舉哀。」舉哀,實際就如同世俗中的所謂「哭喪」一樣,以哭表示對住持之死的悲戚與追悼,主喪人宣布舉哀開始,自己先慟哭三聲,僧眾亦隨之失聲慟哭。舉哀畢,僧眾再一一奠茶湯,寄托自己的哀思。  寺院中為已故住持入葬前舉行的祭奠活動,和民間習俗...

    王景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4440295.html
  • 會昌法難

    (八三五年)四月,翰林學士李訓奏請罷除宮中長生殿內道場,沙汰僧尼,文宗同意了。但當天夜裡忽起大風,吹壞含元殿,拔倒殿前大樹三棵,文宗以為不吉,遂急下令停止沙汰僧尼的活動。七月,李訓奏請令天下僧尼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52743701.html
  • 北魏法難

    佛教,佛教終於渡過了法難厄運。 北魏太武帝廢佛,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佛教法難,對中國佛教的影響著實不小。究其原因,則與道教勢力的興盛相關,亦與崔浩個人的活動能力不無關係。自此次廢佛之後,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53943717.html